第九十八章,谢主隆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潼关的有生力量被击溃,潼关后面的楚国,乃至于蜀国,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再也没有一丝还手抵抗之力。

    面对唐军的推进,不少城池和关隘都主动打开了,有主动投降的,也有背叛投降,所有人都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这得益于唐军的军纪很严肃,没有烧杀抢掠,甚至故意放了不少溃兵出去,让他们把消息带给后面的城池关隘。

    最为搞笑的是。

    身为天下七大雄关之一的剑门关,唐军还没有到,投降使者就已经到了唐军的军阵大营,与荡南大将军刘伯君商议投降后的待遇问题。

    所以。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关隘,就如同后世的大明,清军想入关内,本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山海关就是一道无形天堑,只要清军不能进入山海关,华夏这片肥沃的土地,就永远轮不到女真族统治。

    但因为闯王李自成的逼迫,硬生生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给逼向了关外清军,打开山海关放进关外清军。

    至于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单纯是不想被人骂的太难听,强行给自己涂上一个保护色。

    就这样。

    内斗的李自成和吴三桂,两個人一个都没讨的好,甚至连家都被外人偷了。

    或许闯王李自成在临死前,也曾后悔过于逼迫,导致吴三桂降了清军,但这也怪不了谁,只能怪自己脑子不够。

    小孩子打架都知道,先把看戏的给赶走,可有些人就是不懂,后来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几百万人因此被屠杀。

    说是几百万人,实际上,有可能上千万人都打不住,间接为此死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只知道那时黑暗无光。

    清军掌权者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屠杀也不只是为了屠杀而屠杀。

    这是极具目的性的针对性屠杀。

    清军也好,女真族也好,人太少,几十万人,一百万都不到,拿什么统治一个人口巅峰时期突破了两亿的王朝。

    所以只能杀,杀到胆寒,杀到无人反抗,大大小小的屠杀,数之不尽,没人知道清军到底杀了多少人维持统治。

    同时清军掌控者也很聪明,为了从思想的源头上控制,强迫全国上下所有人剃头,这才有了留发不留头的严规。

    在此之前。

    无论是秦,汉,唐..........等等王朝帝国,从未没有如此荒唐的规矩,这是可怕的思想禁锢,会让人的思想变成一潭死水。

    不过这个举措确实很成功,清军成功控制了思想源头。

    所以。

    虽然一直都有反清志士,但因为思想的源头被控制,被掐死了,这些反清志士,始终掀不起太大的浪潮。

    他们只是掌权者眼里面的笑话,一只又一只逗人取乐的小蚂蚱,跳的虽然欢快,但随手都可以轻易碾死。

    直到几百年后。

    西方列强的到来,打醒了华夏这片土地上这些思想被禁锢的人,也破除了掌权者施加给下面的思想控制,让他们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至此。

    华夏觉醒,龙魂复苏。

    不要问前辈为何如此英勇,无私,牺牲,奉献,只是因为他们被压抑了几百年,终于等到了那个解放他们思想的人。

    .........

    半个多月过去。

    天命三年,915年,1月15日。

    这一天,唐军成功攻破了蜀国国都成都府,成功抓住了溃逃的马希钺【楚王】和一脸绝望的孟贻邺【蜀王】。

    同样也是这一天,晋王李克用病逝。

    不良人一直追查的事情,蛊惑马希钺【楚王】和孟贻邺【蜀王】反唐的幕后黑手,不久后也被天子李星云喝停。

    平叛一战。

    耗时不到半年,却震撼了天下,乃至于大唐周边众多的番邦小国。

    再也没有人敢说大唐只是表面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一碰就碎。

    唐军无可匹敌的战斗力,让世人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大唐精锐。

    还有就是。

    半年灭两国,也让李存勖,王彦章,以及荡南大将军刘伯君在内,这群大唐将领天下闻名。

    哪怕只是岳山和胡为这样的校尉,初露风头的他们,也获得了不少关注,成为了大唐新星。

    还未等到凯旋回朝,回京述职,一出军营,就有路过的大唐百姓,热情拉着他们聊个不停。

    可以这么说,楚国和蜀国,纯粹是用自己所有的一切,为这群大唐将领铸就威名,可谓是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经典一战。

    后世之人,回忆这一战,楚国和蜀国就是被批判的那方,就如同现在的大唐子民,批判东汉末年那一些经典的三国战役。

    马希钺【楚王】和孟贻邺【蜀王】作为这一战最大的输家,他们也不算满盘皆输,至少在史书上成功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

    京兆府,京师长安,大明宫。

    今日是殿试的日子,科举不同武举,武举,就四个字,干就完了,最多半个时辰,比试结果也就出来了,科举,审阅每个考生的试卷,都是一件漫长的事。

    而且由于是首次开科恩考,乡试,院试,会试都是一起进行,也不免拖慢了进程,最后的殿试更是快临近过年,礼部官员,才最终对外公布了会试的会元。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这段时间。

    礼部尚书水祥运累得不轻,这边要管科举这边的事情,另一边还要提前制定唐军大大小小将领和校尉以及下面各个士卒的封赏。

    制定完成,上呈天子。

    天子查之,打回重做。

    制定这次唐军大大小小将领和校尉以及下面各个士卒的封赏,礼部尚书水祥运和一众礼部官员脑袋都大了一圈。

    封赏小了不合适,这是大唐第一次战争,还是史无前例的大胜,大了也不合适,根本过不去天子和三省那一关。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全国上下所有大大小小的政令拟定。

    门下省,负责审核议定的政令,以决定实行与否。

    尚书省,为行政官署,最后负责实行政令的实行。

    三省互为监管,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天子高居其上,掌控一言否定的权力。

    现在情况就很复杂。

    三省同意的,天子不喜欢,天子同意的,三省不通过,天子是可以强行通过,可问题是,他不是独断专行的人,真是愁死人了。

    所以........

    礼部要拿出一个合适的封赏方案,要过得去三省这一关,更要过得去天子这一关,必须要制定出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封赏方案。

    也是因为这个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