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轰天裂地大力砲 擘色摇光漫烟花(下)(2/2)
粘稠的石脂化作一簇簇火团,溅射开来,覆盖的面积更加广阔,无论是沾住了房屋还是树梢,都紧紧附着长燃不熄。
这一炮,就将一处宅院打了个红光漫天。
虽然不知道是烧了哪位鲜卑大人的宅子,留在宅子里的家丁现在就算哭爹喊娘,拼命地喊走火,在眼下这当口也只是徒哭奈何,无人响应。
此刻桥头仍然拥挤,大多数人还在从城北涌向南城。
就连方才落水的那些冤大头,也纷纷泅水渡河,或者被亲友打捞出来,相互搀扶着往桥上挤。
预先准备好的六轮烟花都已经打完。
暅之身边也只剩下了自己多备出的两发炮弹,以及庆云任神通刚刚送来的两发。
他也不急着发射,而是静静地听着远处的声响。
彭,又是一声砲响。
所有人都抬头去找烟花,可是天空依旧黑压压的一片。
而此刻北城,又卷起一团火光。
元纯陀已经换好了砲管,打出了第二砲。
暅之面带微笑,悠悠哉哉地跟着发了一砲。
人们的注意力依旧被牢牢吸引在城南天空。
直到元纯陀打出第六砲的时候,暅之也已经弹尽。
城南依然喧闹,人群仍未散开,绝大多数的吃瓜群众都还眼巴巴地望向南方,期待神迹再临。
“哎,怎么还不出彩儿啊!”
“不知道啊……”
议论纷纷声中,炮声再次响起!
元姑娘已经开了第七砲。
城北那边这才传来些许杂音。
“走火了~”
“走火了!”
可是桥上仍然挤满了人,微弱的求救声并没有惊醒多少梦中人。
在烟花刺激过后,看客们也已经习惯了天空的明亮,尽管城北已经烧得通红,却没有太多人察觉不妥。
第八砲又响了,烟花还是未起。
这时候人群里才有人开始议论,“哎?城北那边好像有红光啊~”
“也是仙人散花吗?”
“不,看起来,哎?莫不是走火了吧?”
“走火?不能吧?”
》》》》》敲黑板时间《《《《《
炮,这个字在汉语里的本意本来是烫,读一声。
炮烙之炮,取其本意。
而现在炮的含义,最早写作砲,礮,礟。
这几个字的意思都是完全相同的,抛石的机械。
也就是说,最早的砲,是指抛石机。三国时期刘晔发明的攻城器械霹雳炮,后世引入的回回炮,其实都是巨石抛射装置。
那么使用炮管,火药发射的臼砲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
明朝的红衣大炮是母庸置疑的解。但未必是正确解。
早在宋朝,道家《庚道集》有硫黄火药砲砂制造之法。《武备志》有粪炮,集束卵石砲砲各种应用。此时火引砲经出现,而且应用非常广泛。
再往前看,唐朝《通典》已经提到在水战中船上加砲。由于空间和弹道稳定性的关系,舟砲,自诞生以来就是火砲。
所以我们再看《资治通鉴》中两处记载。
卷二百五十二:
节度使卢耽召彭州刺史吴行鲁使摄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修守备,选将校,分职事,立战棚,具礟(砲)檑,造器备,严警逻。
卷二百六十七:
燕王守光方猎,幕僚孙鹤驰诣野谓守光曰:“赵人来乞师,此天欲成王之功业也。”守光曰:“何故?”对曰:“此常患其与朱温胶固。温之志非尽吞河朔不已,今彼自为雠敌,王若与之并力破梁,则镇、定皆敛礮(砲)而朝燕矣。王不出师,但恐晋人先我矣。”
根据这两处语境,砲在当时已经并不仅仅是攻城器具,而在守城或者常备军中都有列装。
也就说明,此时的砲机已经脱离了三国时期投石机的概念,单纯的投石机械运用面非常狭窄,只能用来破坏城墙,攻击城头守军。
管制砲的原理其实就是爆炸后气流的膨胀做功。只要能掌握爆炸,就可以制造出相关工程器具。
所以,唐宋时期火砲机的出现并不难理解。
而本作中暅之的土炮机械也属于合理猜想的范围。
至于暅之所用炮弹的讲究,我们下节再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