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烫手的山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高教授打过招呼,李卫国又和高教授的儿子高尚握握手,高尚也是一名技术员,追随父亲而来,再加上他的母亲,一家子都搬过来了。

    除了高尚之外,还有两个年轻人,高尚介绍他们,都是自己的同学兼好友,虽然大学分配,都在春城的国营工厂上班,只是这两位老家都是农村的,没有根基,在大城市里生活不易。

    正好这边筹建农机具厂,而且待遇比春城翻了一番,这两位才决定跟着高尚来闯荡一番的。

    “张工,王工,欢迎你们的加入。”李卫国也热情地和他们握手,在当下的大环境中,这两位能做出这种决定,也是很有魄力的,李卫国心存敬意。

    在今年开春之后,农机具厂就开始动工,修建厂房和车间,位置就毗邻罐头厂,所以平时的吃住都在这边。

    大家都重新落座,李卫国也就在这张桌陪客,还有田大贵。

    午饭还行,四菜一汤,一尾清蒸鱼,大骨头炖的豆角,一盘凉菜,还有一盘芹菜粉,最后是鸡蛋柿子汤,这伙食标准也可以了。

    在吃喝这方面,无论是李卫国还是田大贵,从来都不吝啬。

    高教授对田大贵的态度也极为尊敬,至于原因,主要是老田给农大捐款,这种举动,对高教授他们这种老派风骨的知识分子来说,触动还是很大的。

    李卫国问问高教授的身体,叮嘱他不要太劳累,现在机械厂正在建设之中,距离投产还早着呢,怎么也得等到来年。

    “国子,我现在这身体,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高教授大笑着说道,这一方面是老山参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另一方面,他的身体也受到宝珠水的改善。

    在聊天的过程中,高教授还向李卫国询问了厂子的发展规划,作为总工,高教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心里有数才好。

    正好都在,李卫国也就跟大伙简单说说自己的构想:先生产一些简单的农机具练练手,然后再研究拖拉机,然后再往大型机械方面发展。

    李卫国知道,以后的几十年,工程建设都是主体,大型重型机械很有市场。

    高教授等人听了,也都激动起来,他们原本还以为,一个县级的小工厂,也就是小打小闹,可是想不到,李卫国还有这份雄心壮志。

    这样才好嘛,他们也有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等激动过后,高教授这才说道:“国子,按照你的说法,那以后肯定得上生产线,这方面也要开始准备。”

    “您就放心吧,咱们厂子不缺外汇,完全可以从国外引进生产线。”钱是英雄胆,李卫国主要是有资金支撑,所以才不怕。

    高教授更是大喜过望:“那就太好了,小李你要是能采购一些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运回来咱们拆卸研究,肯定能仿造出来,当然,其它配套的设施都得到位。”

    李卫国一听就明白了,你说的这不就是山寨嘛,哈哈,这好。

    这方面,他也早有计划,欧美那边,限制比较多,就算肯卖给华夏这边的,基本也是淘汰的技术。

    他准备等再过两年,中苏的关系缓和之后,开放边境贸易,去毛子那边踅摸踅摸。

    毛子造的东西,瞧着傻大黑粗的,却皮实耐用,马力强劲,正好比较适合这方面的需求。

    一顿饭吃得十分舒畅,不过在吃完饭之后,田大贵却不痛快起来。

    起因是王燕说有大贵叔一封信,田大贵看了信之后,就耷拉下脑袋,没精打采的。

    李卫国也连忙询问,他知道大贵叔一向比较乐观,很少有发愁的时候。

    只见老田抖抖一页信纸:“是陈记者给俺的信,她说自己的工作调到首都,所以也不再跟俺处了。”

    原来是失恋了,这对于四十岁的老光棍来说,打击是有点大。

    李卫国瞧着那位陈露记者还不错,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对方为了追求事业,选择更高的目标,只是苦了大贵叔。

    说起来,陈记者能升迁,主要还是因为老田呢,又是捐款,又是由此引出来万元户村的报道,在业内名声鹊起,结果有了点成绩,就把大贵叔给甩了,多少显得有点不讲究。

    李卫国也不禁微微摇头:“大贵叔,这样也好,早断早利索,别等以后纠葛深了,受到的伤害也更大。”

    既然这位陈记者有这种心机,李卫国觉得,就算她和大贵叔结合,以后的破烂事也肯定少不了。

    老田也想开了,把信纸扯吧扯吧:“对了国子,当时处着的时候,她还问俺的资产来着,俺都实话实说的。”

    李卫国点点头,那就对上了,估计最开始陈记者以为田大贵是国外的大老板,结果后来搞清楚真相,原来就是个牌位,自然也就看不上他。

    那就没啥可惜的了,李卫国觉得,这种女人,还真配不上大贵叔。

    因为陈记者根本不可能想象出来,李卫国的野心有多大,跟着李卫国干,即便是拿着百分之十的股份,等到日后,也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虽然这事有点糟心,但是由此能够看清一个人,也还不错。

    田大贵又是一贯没心没肺的,在李卫国的开导下,很快就又变得活蹦乱跳,嚷嚷着一会跟李卫国他们回大馒头屯。

    李卫国也就彻底放心,天涯何处无芳草,总有一棵小草属于你,至于是仙草还是狗尾草,那就看你的运气了。

    至于罐头厂在野菜季的收获,当然还是不错的,岳厂长和李卫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收购的山野菜,已经全部出口,连尾款都收了回来。

    今年尤其顺利,主要是对面的秋田野菜厂偃旗息鼓,彻底没了动静,没有恶意竞争哄抬价格,所以利润也有保障。

    这其中的缘故,李卫国当然心知肚明,秋田正人估计现在还坐轮椅呢,肯定顾不上这边的生意。

    还有在龙江省的两个分厂,也都全部投入生产,产量和效益当然是双双增加。

    那边的分厂,小兴安岭的分厂由高大林负责,他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去,彻底在那边安心。

    另一处则是由王军和张星负责,辐射范围主要是大兴安岭地区,今年刚刚起步。

    如此一来,李卫国的山野菜产业基本完成布局。

    尤其是在大兴安岭的那个厂子,李卫国尤为重视,因为那边以后是对苏贸易的桥头堡。

    几个人正在厂子里聊着,就看到一辆小轿车开进院,岳厂长认出来:“这是县里小车班的车,还是咱们卖的呢。”

    于是大伙都迎了出去,只见县里的刘书记以及商业局的大胡子局长从车里下来。

    “刘书记,孙局长,欢迎欢迎。”李卫国嘴里热情地打着招呼,这两位,算是一直比较支持他的派系,关系当然不一般。

    大家都握手寒暄之后,大胡子就瞧着李卫国:“国子,你这一跑出去好几个月,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就算跑到天涯海角,我的根也扎在这。”李卫国笑着答道。

    大胡子也直点头:“这话中听,你小子就是高飞的风筝,风筝线也掐在老家人手里,哈哈哈。”

    于是众人一起进了野菜厂的会议室,期间刘书记又问问李卫国出国的情况。

    李卫国也没说开公司的事,就说在那边主要是联系收购山野菜的客户。

    说起这个,刘书记便提到了秋田正人:“国子,你们乘坐的飞机失事,听说那位秋田先生差点被鲨鱼给吃了,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李卫国也就跟着点头,其实主要是他没想真要对方的性命。

    孙大胡子一拍大腿:“这家伙才坑人呢,说是野菜厂不准备办了,关键还和县里签订了水稻种植合同呢,也不算数啦。”

    一听这话,李卫国基本也就明白了这两位的来意,是来帮着秋田正人擦屁股的。

    田大贵在旁边也听明白,老田立刻来劲了:“这家伙也不撒泡尿自个照照,真以为谁来投资都能赚钱呢。”

    这几年,秋田正人还真没赚到钱,倒是年年赔钱,开始口号喊得挺响,最后也没给县里创造什么效益。

    原本县领导还真被这货给忽悠了,现在都瞧明白了,还得看田大贵的白山罐头厂。

    秋田正人确实挺惨,他购买回去的稻种,试种的情况也一般般,因为办事不力,还受到惩罚,要不是他变成残疾,估计最后只能剖腹谢罪。

    这家伙也彻底死了心,雄图大业一场空,甚至都再也不想来华夏这边了,实在太令人伤心。

    连带着,秋田野菜厂也彻底停产,刘书记他们是得到消息,知道田大贵和李卫国回来,这才赶紧过来商量,如何收尾。

    等刘书记把大致的情况讲完,孙主任就急火火地问道:“国子,对面的野菜厂要对外出售,你们要不要,半价就能搞到手。”

    秋田野菜厂在建立的时候,标准可比罐头厂这边高多了,生产线也更为先进,李卫国一直也惦记着呢,有便宜当然要占。

    于是他笑着询问:“大概需要多少钱?”

    “说是要价二百万,或者是两亿日圆。”大胡子答道。

    这野菜厂现在是个烫手的山芋,根本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