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九零年代,北方承接第二次产业转移,其中作为轻工业代表的纺织公司遍布长山角和珠三角,当时的江浙广深等地到处都是服装厂,这些服装厂招收的工人多数以两湖皖赣等地为主。

    这些地方的纺织工都是老乡,通常都是被本地的工头组织起来的,很抱团。

    这种工人团体的出现对纺织厂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工厂招工简单,纺织业用工需求大,靠发招聘通知找齐工人,且是熟练工非常困难。

    为了方便,很多老板就和陈永孝一样,联系几个工头,让工头带着手下的工人一起进厂,分分钟就能搭建起生产团队。

    这些人在一起做工几年甚至十几年,工艺娴熟,做起事来效率杠杠的。wap..com

    但坏处也由此产生,这些工头手下的工人十分抱团,他们又是处在生产一线,是工厂的基础。

    平日里相安无事还好,一旦因为薪资待遇,或者其他什么事情,与工厂产生纠纷。

    这些工人会迅速达成一致,由工头出面与老板谈判。

    谈的好,那就继续在你这个厂子里做。

    谈的不好,那就对不起了,工头会带着手下的工人在一夜之间集体跑路。

    第二天,老板只能对着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发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当年,北方很多纺织厂都面临过这种问题。

    大厂还好,抗压能力强,少几十个工人,无非是先把生产任务压给其他车间,再紧急招收一批工人完事。

    小厂就可怜了,总共就那么点工人,生产进度一拖,根本没有周转余地,分分钟破产倒闭。

    这种情况在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的香江纺织业同样出现过,因此而倒闭的工厂根本数不清。

    归根结底,是生产的权力被几个工头掌握了,老板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

    你很难说清这种现象的好坏,毕竟它是某个世界上最先进组织的雏形。

    但陈永孝作为公司老板,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在鲤鱼公司内出现。

    他刚才和这五个工头问东问西,其实就是在摸清这些人的性格和想法。

    感觉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气氛也烘托到位了,陈永孝才试探着说道:

    “几位,公司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虽然才刚刚成立,但发展前景绝对不会差。”

    “你们觉得呢?”

    “那是,陈老板这么年轻,就能开这么大从厂子,说明陈老板绝对有能力,以后厂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话的这位工头叫柏友,五十多岁,在服装这一行干了十几年,手艺没得说,他带来的工人也是最多的。

    这种老江湖人见的多,事情经历的也多,陈永孝说的这些话,柏友听了不知多少次,他绝对不会信。

    但他也不会拆台,相反还会捧着陈永孝,

    “哈哈哈,那就借老柏的吉言拉。”陈永孝笑道。

    柏友跟着说道:“老板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说的。”

    两人心知肚明,却又心有灵犀。

    陈永孝摆摆手,跟着说道:

    “大概今天晚上,所有设备都会安装调试好,需要的材料都在仓库放着,你们也看到了。”

    “那从明天开始,老柏,就得麻烦几位带着工人开始生产了。”

    “服装行业你们懂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