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后续(2/2)
1987年,郑语桐与李佳成、李兆集,以及荣氏组成华资财团,商议收购置地公司。
这一年,香港股市牛气冲天,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峰,达3949.73点。
华资财团吸纳了部分置地股票后,拉开收购战幕:宣布以每股十七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置地。
这对刚刚缓过一口气的西门·凯瑟克,不啻当头一棒。西门接受采访时,却又泰然自若:“大门总是敞开的,问题在于价格。”
传媒猜测,可能西门与包伟仕自有锦囊妙计;更可能是,怡和准备撤退,正好趁此机会高价套现。
正当华资财团与凯瑟克家族进行谈判,双方讨价还价,争论不休之际,1987年10月16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突然狂泻,引发了全球大股灾。
10月19日,周一,香港股市开市,港股暴跌421点。联交所主席李福兆下令停市4天。26日复市后,港股仍一泻千里。
香港股市“残骸遍地”,地产笼罩在寒霜凄雨之中。所有的上市公司皆铩羽断翅,自顾不暇。收购行动偃旗息鼓。
诚然,对上市公司来说,只是市值下跌,实际资产仍是原有的。因此,股灾受损最惨的是投资者,他们的资产即是股票。
股市一片愁云惨雾,股价继续滑落。为阻颓势,李佳成等华资巨头采取救市行动,李氏及长实动用十五—二十亿港元现金,吸收其四家上市公司股票。
李佳成可谓世上最聪明的人,他一方面赢得“救市主”的崇高荣誉;另一方面,他低价吸纳的股票,在股市由熊转牛之后,价值大增。
1988年3月,股市复苏,华资财团卷土重来,再次向置地宣战。消息传出,低迷的置地股升至八点九港元。
4月2日,凯瑟克家族通过旗下的怡策和文华东方联合发行新股,还以华资财团一招。双方频频出招回招,5月4日,李佳成等华贤巨头,与怡和西门·凯瑟克等高层人士谈判。
西门的要价是每股必须十七港元,即大股灾前华资财团开的价。
双方争执不下,谈判陷入僵局。5月5日,怡和决定用议价购入华资团已持有的置地股票,并规定华资财团7年内不得染指怡和系股份。
百余年来一贯霸气十足的怡和,这次采取妥协政策。华资财团不再咄咄逼人,答应其条件。
5月6日,怡和动用十八亿三千四百港元,买下四大华资集团手中的置地股份。
四大华资集团赚了数亿港元。赚这吸纳吐出间的盈利,并非华资财团的目的。按有关法例,只要收购方出价高于市价2—4成就可生效。为什么李佳成不趁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置地公司呢?
据传媒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述如下:郑语桐这些人一贯奉行善意收购,不会逼人过甚,如强行收购,不利以后合作,甚至有可能背上包袱;只要怡和想留香港发展,决不会放弃置地,如果怡和孤注一掷,以更高的价格从其他股东手中购入置地股份,加强其控股地位,那么华资财团只能以更优惠的条件来挫败怡和的反击,两败俱伤,对谁都不利,华资财团即使购得置地,也得不偿失;还有一点,怡和是老牌商业帝国,它在香港虽处下滑之势,仍是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实力不可低估。
怡和留在香港发展,对稳定香港有利。置地一役,可以说双方交了个平手。
1988年,李佳成、李兆集、郑语桐及加国协平世博发展公司组成新财团,李佳成约占..50%股权,另三家台占..50%。
新财团以三十二亿港元,投得1986年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一幅204英亩的市区黄金地段,将在上面兴建加国最宏伟的商业中心及高级住宅群,整个计划需..10—15年完成,耗资一百亿港元以上。
加国传媒称郑语桐是最大的海外投资家,“阿尔伯达和温哥华在这场角逐中,无疑中了头彩。”
阿尔伯达商界政界,还为郑语桐父于及他的洋助手举行了盛大的酒会,郑语桐等人成为加国商界的风云人物。
1991年5月,备怡公司委托获多利财务公司为代表向恒昌提出全面收购,每股作价254港元,涉及资金56亿港元,是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大战役。
备怡实力雄厚,由周大福的郑语桐、恒生银行第一任主席林炳炎的后人,以及中漆主席徐展堂组成。
三家订下协议,周大福得其物业,林氏后人得汽车代理权,徐展堂得粮油等贸易。
收购遭到恒昌大股东的拒绝,他们首先就不同意新财团备怡将恒昌瓜分三瓣的拆骨企图。大股东不配合,备怡无论如何也达不到50%上的绝对数。
中泰与郭鹤年、李佳成、百富勤合组新财团GreatStyle,紧锣密鼓商议收购事宜。
后来郑语桐等人又加盟。于是8月初,向恒昌行提出全面收购,每股作价..三百三十六港元,涉及资金六十九亿四千万港元。
郑语桐的倒戈,迫使林徐结成同盟,欲与GreatStyle争个高低。
现在关键是恒昌大股东的态度,何氏年事已高,后代又不善从事贸易,何善衡成全了荣氏,GreatStyle大功告成。
GaratStyle股份分配,中泰..35%、李佳成..19%、周大福..18%、百富勤8%、郭鹤念的嘉里贸易..7%、荣氏私人..6%、何厚锵兄弟..4%。到..9月..22日,新财团购得..68%恒昌股权,新购股权按各家持股量分配。
1993年..1月,中泰第四次大集资发行五亿五千万股新股,每股十三港元,集资..七十二亿多港元。
1993年中,中泰市值再次膨胀至二百八十五亿港元,居二十大上市公司第十四位,中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筹股中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