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双李之争(2/2)
1993年6月5日,李佳成与荣氏发起对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攻势,引起股市的强烈反应,美丽华股价立即飚升。
美丽华集团是中山籍富商杨志晕所刨,杨氏去世后集团由儿子打理。1989年后,旅游业萧条,美丽华酒店生意清淡,到1993年才转亏为盈。
李佳成一直以善于把握时机而著称。旅游业兴旺,而美丽华尚未完全复元,更加上杨氏兄弟不和,美丽华便成了令人垂涎的猎物。当时觊觎者有大把,当得知李佳成有吞并之意,皆退避三舍,不敢与其争锋。
美丽华于收购战老手李佳成,如池中之鱼。不过即便是鱼,渔网罩下来,它也要蹦上几蹦,杨志云长子杨秉政拒绝李氏、荣氏的收购——李氏提出的每股十五港元的价码,与杨秉正估算的起码二十港元的底线相去甚远。
杨秉政找到恒基兆业主席李兆集,求李叔在老友儿子为难之际,救他一把。
李兆集与李佳成是老友鬼鬼(老朋友),长期在生意场联手,并于这个月,推出高级地盘物业“嘉兆台”,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囊括进去,情如手足。
以往,李佳成收购英资和记黄埔及港灯,被一些文章渲染成“民族之役”、“大长华夏人志气”、“当代民族英雄”。不少资深财经人士见后噗嗤一笑:“如是这样,李佳成收购英资公司是民族壮举,那么收购华资美丽华,该算什么?”
李超人的所向披靡之势,在李兆集面前受阻。6月20日,美丽华在联交所复牌,李兆集以每股十七港元的价格,获得杨秉正让出的约三成股份。
另外,李兆集从其他股东手中吸纳少数股份,李氏便持有美丽华34.8%的股份,成为该集团第一大股东。美丽华的管理权仍为杨秉正掌握。
李兆集“横刀夺爱”,李超人马上反击,也开十七港元的价,但所持股份远不够控制美丽华。
双方僵持,不进亦不退。但胜券却捏在李兆集手中,若李超人与荣公子要继续提价吸纳股份,李兆集也会以牙还牙,示以颜色。
李超人与荣公子发动的美丽华一役,至少可以说未如愿以尝。李兆集由此而名声大噪。
美丽华一役,宣告了二李“蜜月”已成历史。1995年夏,二李在香港马鞍山再次对决。他们都在马鞍山建有物业,双方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售楼大战。这一战尚未结束,论气势,李兆集略胜一筹。
李兆集,打破“超人不可超”的神话。
中华煤气公司1862年在英国注册,1960年透过配股在港上市。当时中煤主席是会德丰主席约翱·马登,4名董事是和记洋行主席祈德尊、均益仓主席寇查、利氏家族利铭泽、李氏家族李福树。
到了1954年的时候,香港经济开始爆发,中华煤气的生意也受到了资本大佬们的青睐,于是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洋行就成功收购了中华煤气。于是中华煤气就进入了会德丰时代。
不过后来会德丰自己内部出现了矛盾,于是两个优秀的华商何廷锡跟利铭泽就出手收购了中华煤气公司。
利铭泽可是大有来头的人物,他的父亲就是利希真,被誉为香江的公烟大王,也是香江铜锣湾最大的地主,曾经资产跟何氏差不多。
七十年代之后,香港人口暴涨,煤气生意已经成为主流,也成为了日入斗金的生意,于是香江最大的洋行怡和洋行决定联手香港电灯公司一起收购中华煤气公司。
怡和洋行的实力就不用说了,生意涉及很多行业。
香港电灯公司也是香港仅有的两家电力公司之一。
何廷锡跟利铭泽认为自己没有实力跟怡和洋行还有香港电灯公司斗,担心自己失去了公司的控股权。
于是他们就找到了当时已经在香港商界独霸一方的李兆集。
李兆集答应帮忙,随后他出手在市场上收购了二十万的中华煤气公司的股票,随后李兆集不断增持,成功击败了怡和洋行跟香港电灯公司。
当时利铭泽年纪大了,于是在1983年李兆集就成功当选了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的主席,中华煤气成了恒基兆业的子公司。
中煤是全港唯一的供气垄断公司,收益稳定。李兆集将中煤的盈利和股份陆续出售套现,用于地产业。
李氏减磅,促使中煤的股价下挫,在1986年初,每股才十三港元。刘銮雄便趁低吸纳。
10月,刘銮雄虚张声势,要收购中煤。按两者的实力,刘氏的爱美高欲收购李氏的中煤,是不可能的。
爱美高还只是小型公司,而中煤后面,是李兆集庞大的商业帝国。刘氏要购得中煤,需动用约二十五亿现金,方可使股份达五成以上。刘氏上哪去弄这笔钱?
这是一场真正的蛇吞大象。可那时,“恶名赫赫”的刘銮雄被股民神化了,认为刘氏可翻手力云覆手雨,无所不能,凡刘氏染指的股票,必会大升。
李兆集获悉收购者是刘銮雄这条“小人蛇”,对传媒表示不伯有人收购中煤。
但实际上,李兆集不敢掉以轻心,动用了十亿现金吸纳他原先吐出的股份。
中煤的股价飙升到年底的二十港元,若计中煤市值,此时高达七十多亿。这意味着,刘氏欲收购成功,至少要耗资三十余亿——这对刘氏来说,更是个天文数字。
聪明的李兆集并未与刘氏讲数、以高价买下刘氏的股份,让刘氏“得逞”鸣金收兵。精明过人的刘銮雄,也并不指望李大人发“善心”,他在12月中,便以20.2港元的高价抛出八百万股,以后又陆续趁高吐出。下半年,刘氏中娱的证券交易获利六千万港元,大头来自狙击中煤。
刘氏引而不发,井未正式收购,却达到哄拾股价、牟取暴利的目的,刘氏“股市杀手”威名更盛,连李兆集这样的商界巨人都敢宰一刀。
李氏虽保住中煤江山,却因在股价炒高时吸纳,代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