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三章 三剑客(2/2)
公司写字间,设在士丹利街16号3楼,职员下到10人。
职员是来捧饭碗的,对这间小字号公司并没多大奢望。下久,职员发现,三个老板,是一群拼命三郎,每天都要做足10多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新鸿基业务刚人正轨,一场特大灾难袭击整个香港。1965年银行挤提风潮,明德银号、广东信托银行倒闭,恒生银行“卖身投靠”才大难不死。
银行业陷入危机,拖累了整个产业界,工厂倒闭,地产公司破产,不知凡几。
1967年,港人大批移民国外,地产市道一落千丈,供过于求,而且有价无市。当时,司徒拔道一幢花园独立洋房只值六十万港元。
幸得郭德盛作风一贯稳健,未在危机爆发前过于扩张。又幸得郭氏的拉链、尼龙生意积攒下不少盈利,调来作为新鸿基的流动资金。
1965年至1967年难关,新鸿基共建了二十多幢大厦,略有盈利——与损失惨重的同业比,这已是相当不错的业绩。
五月风暴,继而酿成大暴动。当时谣言四起,移民潮汹涌澎湃,地盘、物业更是一钱不值。
走?还是留?三剑客焦虑地聚在一起商量。
“留!”三人心念出奇的一致。现在地盘、物业无人问津,正是趁低吸纳的大好时机。
于是出现戏剧性场面,别的业主纷纷抛售地盘、物业,三剑客大肆盘进。
到1968年,局势稳定,地产回潮。三剑客不慌不忙逐个出售低价盘进的物业,又不慌不忙在地盘兴建工业大厦,成为工业楼宇市场的一霸。
进入七十年代的新鸿基,无疑是间业绩不俗的中型地产公司。三剑客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才有这番业绩。人们看好新鸿基,地产市道转旺,三剑客必有大的作为,却传出三剑客分道扬镳的消息。
1970年,冯景囍退出新鸿基的经营,另立一间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数年后,李兆集效仿冯氏,自立一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
业界风生水起,议论纷纷:“人可患难,却不可共享富贵。”“家业大了,盈利多了,即使是亲兄弟,也分不平。”“什么桃园三结义,现在干得红红火火,却闹分裂。如同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三虎哉?三剑客,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都是有王侯雄心之人。
他们合股,是势单财薄下的权宜之计,而非终身抱负。三人合在一起,若产生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令业界佩服的是,直至今日,他们有的离世,有的在世,都未透露任何有关“摩擦”的内幕。
1976年,冯景囍向记者谈三人分手的原因,不管可信不可信,这是三人集团唯一透露的信息。
冯景囍说:“集团已具规模,大家职务开始分工,我是负责财务及投资方面的业务,而另外两位则负责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倘若业务过于集中,大家实难相互兼顾..因此决定证券与地产分手,各谋发展,但精神上仍为一家,休戚与共..”
1972年,旧公司更名,注册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亮出地产旗号。注册资金由五百万万港元增加到三亿港元。三大股东仍是郭德盛、冯景囍、李兆集。
9月,新鸿基地产股票上市,原计划集资1亿港元,股民看好新鸿基地产股票,结果集资十亿港元。
其后,新鸿基地产股票市值不断攀升,冯景囍、李兆集趁高抛出股票套现,所得现金,注入各自的公司。三剑客经济上彻底独立,已成现实。
1973年4月股市狂泻,大股灾中,新鸿基地产股票下跌惨重。郭德盛损失颇大,自不待言,但他却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反而倾资大量趁低吸纳新鸿基地产股票。这样,郭德盛牢牢控有新鸿基地产。
1970年初,冯景囍成立新鸿基证券公司,正值股市大旺之际,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冒出,竞争非常激烈。
股市无常,证券公司出头快,衰亡也快。新鸿基证券,一直执同业牛耳,1980年纯利为2.122亿港元,负责买卖全港总股票交投的1/3。
1970年,冯景囍还组建了新鸿基财务公司,开展汇兑、存放款等多项业务。经过10余年发展,冯景囍申请到银行牌照,将财务公司改为银行。
“自1970年新鸿基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不断成长..截止去年底,新鸿基财务的客户存款总额超过31亿港元,总资产达四十二亿港元以上。这些数字,为新鸿基银行奠下稳固的基础。为求更有效率地统筹行政工作,新鸿基银行中区总行大厦将于本年第三季开幕..”
1979年,冯景囍成立新鸿基保险公司。
证券、银行、保险,冯景囍实现了他的金融王国的梦想。此外,冯氏集团还控有华夏企业有限公司、新鸿基亿利商品公司、新景丰发展公司等。
冯景囍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与新鸿基进行合作的国际公司有:美国的美亚股票公司、亿利商品公司、美林证券公司、万国宝通银行,法国的百利达集团、通用保险集团。他的集团成为国际金融的枢纽。
股市风云莫测,1973年大股灾,冯景囍在3天内损失4亿港元。
冯景囍毫不气馁,重振雄风,业务又蒸蒸日上。
在新鸿基银行成立的第二年,香港发生港无风暴,挤提风潮四起,华资银行又纷纷陷入绝境。
力求生存,冯景囍向法国百利达求援。他付出五成股权的代价,也让出了银行首脑的宝座。
冯景囍与郭、李二人分手以来,遭受两次重大挫折。他的决策、经营都没什么过夫,只能解释为他的时运不佳。
冯景囍是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他决不认输,就像他青年时去台湾贩鱼苗、香蕉一样。才一年多时间,他就调动资金,重新购回新鸿基25%的股权,又成为最大股东。
为寻求国际大银行的庇护,他与阿拉伯银行达成协议,让出15%的银行股权,使新鸿基银行成为该行在远东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