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京。

    作为大明王朝的留都,其实先前这两京制度遭到了很多朝臣非议。

    其中叫的最欢的那批人,正是江南士绅缙绅。

    起初大明王朝定鼎于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江南士绅通过霸榜科举,一跃成了江南缙绅,一度掌握了朝堂话语权。

    比如永乐年间,永乐皇帝设立内阁初期,七位内阁学士中就有五人是江西缙绅,朝堂之上的南方官员一度超过了一大半。

    这也是为何,当年朱棣决心迁都北京,朱高煦也鼎力支持的原因之一。

    没办法,朝堂政局讲究一个平衡,不能成为某一派系或者说某一人的一言堂!

    帝王心术,就是平衡之道,比如文武平衡,比如南北平衡,一旦哪一方失衡,就会酿出大祸来。

    当年即便是言出法随的太祖高皇帝,洪武年间也爆发了一场南北榜案的惊天丑闻!

    大明迁都北京之后,政治中心自然转移,但南京毕竟是昔年的国都,所以留下了一套中央班子,七部尚书、还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

    朱高煦即位之初,就通过颁诏的形式,确定了北京的正都位置和南京的留都位置。

    从此北京各衙署去“行在”二字,南京各衙署加“南京”二字,意味着明朝两京制度的最终确立。

    而南京的中央机构主要管理是南直隶的相应事务,也不能说没有实权,但相比于北京,肯定是远远不如。

    正因为如此,所以南京各衙门多为虚职,很是清闲,任职官员被称之为“吏隐”。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南京的中央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养老机构。还有就是党争失败的官员,往往看似是平级调动到南京,实则是贬到了南京。

    但是现在还不同,南京七部也具有一定的实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现任南京户部尚书,正是朱高煦的绝对心腹,周忱周恂如。

    这个昔年略显青涩的热血年轻人,现如今也蓄起了胡须,并且因为常年执掌南京户部大权,养尊处优之下,也逐渐培养出了上位者气度。

    骤然间听闻皇帝陛下南巡,周忱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并不惶恐,立刻率领南京各部司官员出城相迎。

    没办法,他这是快要习惯了都。

    这位武德皇帝陛下,最喜欢干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朱高煦先和周忱闲聊了几句,紧接着就看向了南京兵部尚书张本。

    这张本是洪武年间的老臣,以国子监生被授予江都知县,然后一路仕途高升,虽然没有什么太过拿得出手的光辉政绩,但是他治理政务突出一个“稳”字,乃是不折不扣的循吏。

    而且这张本是个清官,永乐皇帝朱棣也深知这一点,有一次朱棣宴请近臣时,在每个人的岸上摆一银器,把这些都赐给在座各人,唯独给张本的案上摆陶器,朱棣对他说:“爱卿号称‘穷张’,银器也没什么用。”张本叩头致谢。

    所以朱高煦对这张本还是颇为看好,陈洽由南京兵部尚书升任北京兵部尚书后,本是永乐重臣金忠主动请求留守南京,可没过几年金忠也病逝了,所以朱高煦就让张本接替了他的位置。

    这位老臣干得还算不错,行事一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