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时珍与郑若曾(四千字章)(1/2)
林十三跟胡柏奇商定,明日离开杭州前往松江华亭,从华亭出海去舟山群岛商议完后,胡柏奇道:「我爹又给我派了差事。让我接待一个姓毛的海贼。
林大哥,我不陪你们了啊。」
胡柏奇也够辛苦的。胡宗宪发挥小儿子所长,把府衙一切接待贵客吃喝玩乐之事都交给了胡柏奇。
小胡每日有待不完的客,吃不完的饭,喝不完的酒,睡不过来的女人。
他走之后,林十三拿出了一张海图,问陈:「陈百户,咱们去舟山..:.,
可有危险?会不会遇上倭寇?」
陈侃侃而谈:「胡抚台给咱们调拨了一条小福船。可容百人。载炮十门,
二十支。若论单打独斗,倭寇的八番船不是咱们的对手。」
听陈这麽说,林十三的心里在打鼓:单打独斗倭寇不是对手?若倭寇的船不止一艘呢?
就在此时,胡宗宪领着一个清瘦男人一个肥胖文士走了进来。
胡宗宪道:「正好,你们都在。这位是李时珍李先生。这位是郑若曾郑先生。」
林十三愣在了原地。天下谁人不知神医李时珍的名号?
李时珍时年刚满四十岁,曾在太医院任职。因反对嘉靖帝吃丹药挂印而去。
自此之后便一直浪迹天涯,游医天下。
林十三连忙拱手:「李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李时珍拱手还礼,不卑不亢的说:「林传奉,有礼了。」
胡宗宪又给林十三介绍:「这位郑若曾先生乃是监生出身,如今在我手下当幕僚。专司绘制《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
郑若曾朝着林十三拱了拱手:「见过林传奉。」
胡宗宪道:「他们二人此番随你一同去舟山。李先生正在写一部囊括古今医典之大成的大书。需去舟山实地采集几种特产的草药。」
「郑先生则是去勘探绘制舟山诸岛的详细地形。」
林十三拱手:「我最敬佩有学问的人。两位先生去舟山,一位是为了写医书,一位是为了绘海疆舆图。林某能与二位同船实乃三生有幸。」
胡宗宪叮嘱林十三:「此番去舟山,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二位。」
「进士三年出三百多位。他们二位却是百年都不一定出一个的人才。」
林十三拍了胸脯:「胡世叔放心。侄子我就算豁上这条命,也要保李丶郑二位先生周全,助他们完成大事。」
胡宗宪拍了拍手。他的亲兵百户夏正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木匣。
胡宗宪道:「木匣里有一面船旗。你出海时挂到梳杆上,能保你们九成平安。至于是什麽旗,你不要问,问了恐怕就要犯忌讳。」
林十三心知肚明,木匣里应是胡柏奇所说「五峰船主」的船旗。汪直尚未归顺,大明水师的福船上挂这面旗等同于通倭。
胡宗宪笑道:「有李先生在船上,你们若有个头疼脑热,治病方便的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李先生是良医中的翘楚。」
与林十三同行前往舟山群岛的人基本确定了下来。
四十名北镇抚司袍泽,六十名浙江水师的袍泽,胖徒弟孙越,水师百户陈,名医李时珍;名士郑若曾。
林十三计划出海后在舟山诸岛转上七天。七天之后立即登陆回杭州,上奏疏「目睹白鹿祥瑞降世」。
有了白鹿降世的幌子,胡宗宪的差事便好办了。
当然,这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翌日清晨,众人自杭州出发,前往松江府华亭县。
杭州至华亭沿海有三百六十里的路程。众人行了五日,来到松江境内。
林十三见识到了什麽叫真正的地主,
一进松江,他便看到路边的水田边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松江徐氏」四个大字。
每往前走三里,便能见一个徐氏石碑。
走了一天一夜,沿途所见的水田皆是徐氏的。
林十三骑在马上,惊讶道:「京里有种说法,说徐阁老在松江有十七万亩土地。当时我还不信。现在看八九不离十啊。」
郑若曾是昆山郑氏,亦是大族出身。郑若曾道:「十七万亩里,应有十万亩左右是徐阁老自家的。另外七万亩则是百姓投献。」
大明的权贵缙绅之家有减税甚至免税的特权。有土地的百姓为了少缴税,自愿将土地挂靠在权贵缙绅名下,给予一定报酬,此谓之「投献」。
郑若曾又道:「徐氏子侄是出了名会在徐阁老的职权范围内经商。十七万亩这个数字还在年年增加。」
林十三道:「松江的地都成了徐家的。那百姓呢?吃什麽?」
郑若曾答:「自然是给徐家当雇农。」
正值盛夏,林十三望向旁边的一块水田。只见水田中有祖孙三代人正在拉着三角铁犁耕田一一三代人皆光着屁股,没穿衣服。
林十三道:「这家人耕的是徐家的地吧?他们怎麽都光着身子,不着寸缕?」
孙越插话:「难道徐家人不顾自家雇农的死活?」
「噗」。郑若曾笑出声了:「这位胖上差。你会在意你家的牛马牲口光着身子嘛?」
「在徐家人眼里,这些雇农就是牛马牲口。」
郑若曾的话虽刺耳,却是事实。
江南大族之间相互看不上。出自昆山郑氏的郑若曾对华亭徐氏不以为然,这才满嘴大实话告知锦衣缇骑。
林十三道:「十七万亩田,徐家一年光是田租得收多少钱啊?」
郑若曾笑道:「徐家可不止田租一个进项。松江棉布名满天下。徐阶的大公子徐开了十八家棉布作坊。雇佣的熟练织妇有两万名。」
「每年织出松江棉布近二十万匹。」
林十三道:「产这麽多丝绸,都卖给谁了?买主给杭州织造局交过布税了嘛?」
郑若曾笑道:「谁知道卖给哪些海面上的王八蛋了。杭州织造局收税也收不到倭寇头上。哼!」
林十三心中了然:怪不得徐阶那群「清流」整天把祖制不可废,海禁不可解挂在嘴边呢。
怪不得应天府的「三不沾」赵贞吉卡着胡宗宪的抗倭军就是不拨,明里暗里使绊子。
闹了半天,都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