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没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96章 (大章)大哥和二哥吵架,老三没了?

    从文翁家里离开后。

    霍海在马车上,唱着小曲儿:「找公主去。」

    项绪调转车头,换了个方向。

    项绪小声:「公子,今天很开心啊!」

    霍海乐呵呵:「当然,我都佩服我自己,这事儿办的真漂亮!」

    项绪:「嘿嘿嘿,公子这麽开心,能不能指点路,最近投资风口……」

    霍海听项绪这麽说,倒是想起来了:「最近我和陛下会把城西的那些距离长安近的贵族豪宅都给买下来。」

    他想的是成功之后,就封侯,封侯之后就成家,从此以后大富大贵。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大家都在关注着文翁大战司马迁呢。

    周鸿升和石德对视一眼。

    只是,等项绪这一代人成长起来时,也许宰相就没那麽重要了。

    这个主意,当真是绝妙。

    而是生了儿子后没多久就死球了。

    也正因为楚霸王是冷兵器史上,最能打那个,是个人勇武和带兵结合的最好的一个,才让后来人知道了后勤是多重要萧何是多重要。

    所以一开始,文翁就盖住了一个大利好,没有放出来,然后等着质疑上门。

    那麽到时候,自己的谷梁学代替公羊学,最终自己就能成就思想领袖。

    口头上倒是说以后得了贡茶一定分给他俩喝。

    实际上,项绪才是这个团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司马迁起身后穿上衣服,洗了把脸,才慢慢悠悠往大厅方向走。

    现在有能力了有地位也有钱了,还不结婚还等什麽?万一哪天为国捐躯了,岂不是个念想都没有?这个还是霍海之前悼念葛楠的时候产生的感叹。

    葛楠还信教,可以封个道家天师封神,项绪怎麽办?项绪也知道,公子这个人虽然有时候没正行,但说话是说一不二。

    不过,霍海又不追求皇图霸业,不需要天天带个稳定器在身边。

    而他本人又是苦学儒家,所以在儒生中非常有名。

    那时候,绛侯公主就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己的老爹,自己的弟弟,未来要干些什麽,那真不好说。

    对于这种人,刘彻就一个评价。

    司马迁认为,孔子的《论语》写的是什麽?不就是孔子日常考教学生们,然后记录了下来了?怎麽能说孔子只教道德而不考呢?

    项绪以前就是个门客,到处混饭吃的,接不上婚很正常。

    如果举国的人,学什麽,那什麽就是第一大学派!很多人都对文翁的提议不是特别满意。

    后来,因为要安排大军北上,开始对匈奴的总攻。

    而司马迁的文章比较长。

    为什麽?实际上,真正打赢项羽的不是刘邦,不是韩信,不是彭越,不是樊哙,不是张良,而是萧何。

    三条合在一起就得出了结论,【建议大汉举国建立官学,所有私人学校课程和教材必须同步官学。所有适龄小孩年满五岁开始蒙学,七岁开始读小学,六年小学之后读中学,六年之后选择深造或毕业。深造者继续读大学,或是技术类学校。】

    正迷糊着呢,门外传来了吵吵声。

    项绪:「公子,入不入仕……我不想入仕。」

    本来葛楠是对俗世权力很有欲望的。

    严格的筛选后,必须要道德过关,要精通儒家,才能进大学。

    「这一次安洛铁路,由你担任总经理,兼任董事长。」

    但现在霍海天天在家闲着,而项绪也就把做事儿的优先级放开了,天天守着给霍海当车夫,别的事情反而放在一旁了。

    一个家族几乎年轻子弟都是官员,有能力的就当大官,没能力的就在小地方混着。

    坐火车。

    大家又不瞎,虽然看见司马迁条条都在分析文翁,都在给文翁做补充。

    因为新学基本上就不学哲学相关的东西了,最多是学道德。

    项绪虽然不愿意,霍海也只能:「给我找个新车夫来,明天开始你就去筹划安洛铁路的事情吧。」

    不复爵,那自己就是家传大儒,以后学生只会更多。

    结果没想到为国捐躯。

    说白了,他俩就是来当中间商赚差价的。

    霍海哈哈大笑:「没错,谷梁学不是讲究等级制度吗?不是要讨皇帝喜欢来保障自己的永存吗?」

    「公羊学攻击性极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一样,是主扩张的。」

    这是命里生来的富贵啊。

    但,天下现在哪有楚霸王?日后别人提到茂陵四义士,只会说,皇甫华丶周建丶樊胚真厉害,项绪?凑数的。

    真得了,茶叶沫子都没他俩的份儿。

    这是不可能考得到高分的。

    缺陷是什麽?禁锢思想,降低战斗力,时间久了会导致腐儒的诞生。

    项绪:「公子肯定是把它们抓起来利用了一把?」

    所以司马迁得出了结论,应该由大汉朝廷出钱,让所有孩子从小学习儒家,大力发展简体字和拼音教学,力求让所有孩子都成为儒家弟子。

    肯定官学的厉害。

    霍海知道,未来铁路和航运,还有公路管辖,一定会合为一个机构。

    从此以后无往不利,就算再和陛下表决心,都是说服陛下,而不是被说服。

    他爷爷叫做周胜之。

    但说实话,经过了又一年之后,项绪的地位反而成了最低的了。

    「哈哈哈哈哈。」

    我们不是人吗?

    三种考试,保密出题,糊名阅卷,力求公平公正公开。】

    项绪愣了一下急忙:「公子,下次我不问赚钱的事儿了。」

    「你记住,五年内,你就是大汉铁路大臣,与廷尉等高,十年内,你就是大汉交通大臣,和丞相齐平。」

    然后小考考德,中考考德,大考考德。

    周胜之失去爵位后,周亚夫和周坚两兄弟可还好着呢。

    果然,第三天,报纸上刊登了文翁的文章【儒必须学,但不必考】。

    然后,再慢慢的松口。

    项绪瞪眼。

    另一面,他们又找到了司马迁,要捧司马迁做谷梁学真正的领袖,传播谷梁学。

    但绛侯公主更不想周鸿升和他两个叔叔有什麽瓜葛。

    以前是全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读得起书,所以大家没法抢。

    这怎麽能行?

    肯定科学的创造性,建议大汉培养子民,提高全民平均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驱动力。】

    然后就是【建议实行德教,全面推行道德教育。但实行能考,以能力选拔人才。

    但项绪在吧铁路安排妥当的同时,还在维持整个长安大量霍氏企业霍氏项目以及研究院少尉府衙还有各个衙门之间互通的工作。

    但是,项羽每战必胜,而刘邦这边连战连败,最后一直赢的项羽却打到人越来越少粮越来越少,而刘邦那边越打越多。

    肯定新学的好处。

    他奶奶是文帝的女儿,绛侯公主。

    大家也是全程看着动态。

    「想我必然有一日入主中枢,得到陛下赏赐的茶叶。」

    「但是得持有一段时间,才会涨价。」

    但是时代变化了,现在需要科学,所以不能只考儒家,应该人人都要共通儒家,但各自有各自的技能。

    霍海:「我不是赶你走,而是明年开始,只有考试过关的人才能当官了,我跟文翁谈的事情就是科考,之后所有的官,都必须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是通过了科举考试的。你能力虽然强,但是每天这麽忙,真考起试来,未必是那些读书人的对手。」

    本来第一天文翁发完文章后,法家丶黄老道学说传人都是非常不满的。

    不过司马迁并不拒绝和他们两个接触。

    文翁写的文章不长。

    大家也是忍不住关注。

    按道理,现在有第三个大公司要出现了,应该桑弘羊去了。

    不一定让所有人都成为人才,但一定要努力让所有人都成为有道德的人,然后再在其中选拔人才。

    不过这一年,项绪守在大本营,既没有跟着霍海去出征,也没有进入具体项目去实施,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

    司马迁本来外形条件就不好,但司马迁读的史书多,知道凡是急不得,急就错,越错越急。

    石德拍手:「哎呀,司马兄,火烧眉毛了!还喝什麽茶呢。」

    而石德,家里世代都是太子师,世代大儒,但石德很担忧。

    安神铁路是霍海和刘彻投资建立的,一开始因为是研究院在做,所以刘彻没派人,是谁在主导项目的进展?是项绪。

    因为,人家是举荐人,是带路人,有功劳的!司马迁看完了周鸿升递上来的报纸:「就这?」

    司马迁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就给出了回应。

    之所以这麽说,是因为经验。

    什麽,他们中产生腐儒怎麽办?关大汉什麽事儿。

    这下就尴尬了。

    「樊胚早在两年前就是瓷器厂的厂长了,经过了两年的打拼,把瓷器厂带的蒸蒸日上,现在培养了两个徒弟要接班,他自己马上也要步入中枢了。」

    到了大厅,已经上了三杯茶。

    大家其实是有点不爽的。

    你文翁不是学春秋的麽?你司马迁又是在代替谁?看字里行间像是谷梁学?

    那就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于是周家老二这一脉也是没好下场。

    啊?现在打嘴仗直接用新闻报纸打了吗?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怎麽你们两个吵上了。

    「罗建,两年前就是建材厂的厂长,比樊胚还更早出名,当初修建渭河大桥时,罗建就在文武百官面前露脸了,丞相李蔡还亲自上书称赞罗建,说『钢筋水泥是建筑的栋梁,而罗建是大汉的栋梁』。日后陛下把建筑这一块单独列出来时,哪个位置就是个给罗建准备的。」

    他从回长安,以绛侯公主的亲孙子的名头,虽然没什麽实际作用,但是足够让读书人羡慕了。

    当一个人没了什麽,就最容易被什麽给撇住。

    要说的话,周鸿升还真就不是普通人,人家真天生富贵,虽然没有侯爵之位,但是他在长安城攀亲戚,谁又会拒绝呢?本来他又有学名,也不算穷酸,做他的亲戚也不丢人,别人也没什麽好拒绝的。

    是凭空变出来的?是萧何啊!

    肯定科学的作用。

    霍海:「滚吧,等你什麽时候结婚,我再去见你。」

    如果自己的家族,永远都是太子师,永远都是大儒多好?

    这一下司马迁确定了,第一个说话的是石德,第二个说话的是周鸿升。

    霍海:「胡说八道,你是茂陵四义士之首,你名满天下,谁人不知道茂陵四义士?」

    到了长安,周鸿升接触到了谷梁学。

    葛楠是标标准准的为国捐躯了,也是为霍海捐躯了。

    而是说,他给的答案,太过于高深了,可能阅卷老师看都看不懂。

    肯定科学的作用,夸赞大汉的发展,但指出如果科学传播到了匈奴等人手中,会对大汉造成巨大的危害。

    但是,项绪就像萧何一样,才是功勋榜榜一成员。

    项绪知道霍海不是小气的人,更何况去买贵族的房子这事儿公子又不会亏,也不会少赚,怎麽问一下之后公子居然赶人啊?

    同时如果坏人心术不正的人拿到【科学】,将会对大汉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司马迁没有理会,而是端起茶杯,慢慢的坐下,用茶杯盖子把茶沫子打开,喝了一口茶,才歪头品了品味道:「这霍海搞出来的茶,是有点厉害,这茶比去年才初流行时,好上了不知道多少。」

    原因也简单。当初周胜之才六岁时,就尚公主了。

    刘氏宗族从没统计过他的名字,而周家族谱也不写他的名号。

    一个是上一个时代硕果仅存的,一个是后起之秀。

    随着周家日渐势大,刘彻势必是要拿下周胜之的。

    不过,没关系,他命也不长,并没有活到七老八十天天悔恨这件事情。

    本来按照周鸿升的想法,未来朝堂全都是儒生。

    这个争吵很漫长。

    周坚是周家老三,但可惜,周家老三不孕不育。

    然后借着文翁【德教能考】疯狂的发散拆解。

    倒不是说项绪行测还是申论某个部分有问题。

    两人听到司马迁起来了,也就没有再急了,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穿衣服的时间当然是要给的。

    本来,这个位置,刘彻想要让桑弘羊去。

    只有思想和身体上双重成熟,明白了君臣关系,明白了如何爱民,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官员。

    中学选拔小学毕业生入学,以各地方自主出题(在官学题库中自主)进行考试。

    为什麽?因为,交通,和情报,密不可分。

    朝廷选拔官员,从大学毕业生中,选取国考最优者录取。

    大汉又不把他们召回来做官。

    「老大不小的人了,换成是别人这个年龄,儿子都快结婚了。」

    此时有了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成熟,学习科学才能做到为国效力,而不是成为危害国家的危险。

    所有写的东西,都和文翁写的一模一样。

    「他能写文章发新闻,我不能麽?」

    安神铁路建设完成后,北边神木到五原,这一段路可谓是恶劣至极。

    相比之下,霍海和卫长公主,那叫一个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霍海这麽说可不是瞎说的。

    甚至有一种他是来帮文翁说话的的感觉,各种举例,加强了【三个肯定】。

    这算是王八对绿豆,直接对上眼了!周鸿升从小就听母亲还有仆人还有所有人都讲,若不是他奶奶去世太早,他是有可能当侯爵的。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