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食品站,三头猪一被抬下拖拉机,立马引起食品站所有人的注意。

    李国强是生产队长,认识他的人还不少。

    他刚和拖拉机手准备把第一头猪搬下来,就有人过来打招呼,还主动帮忙,看到那些猪的个头,不由得惊讶道:“李队长,这几头猪养了多久啊?好肥壮啊。”

    李国强淡淡一笑,说道:“不是我家的,我只是帮忙拉过来而已。”

    “你也应该知道个大概嘛。”

    “好像不到一年吧。”李国强说道。

    馋死他们算了。

    “不会吧?都喂了什么呀?长得这么快。我还以为至少养了两年了。”那人惊讶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李国强回了一句,就没再说话,又去下第二头。

    他们把所有的猪都下下来了,庄清梵和姜棉才到。

    他们一来,就又有人过来打听了。

    姜棉看着眼前那些人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就扭头去看李国强。

    李国强无奈道:“他们被你们的猪惊到了。都是来打听养猪方法的。”

    姜棉了然,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得吃好。我养的猪,除了吃青草、米糠、麦麸、红薯这些,还有花生麸和玉米粉。东西给猪吃之前,最好经过发酵。这样猪吃了但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也不容易生病。”

    有些人一听到花生麸和玉米粉,就打退堂鼓,他们家可没这些东西喂猪。

    还有人听到“发酵”这个词,就觉得难度比较大,自己没文化,肯定学不会,也不再问了。

    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在坚持追问细节。

    姜棉说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配方,然后说道:“我是第一次养猪,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方法和理论都不一定是正确的。报纸上有很多养猪的方法跟经验总结,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些报纸看看。”

    至于是什么报纸在哪一期上刊登?她的确有见到过,但是没有特别留意,也没能记下来。

    但她不记得,会有人会记得啊。

    多问问几个经常看报纸的人,总会有人有印象的。在农村,想找报纸不容易,但可以去畜牧站。直接又方便,只要有勇气去问,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姜棉好不容易脱了身,就轮到他们的猪过秤了。

    两头猪都有300多斤的毛重,然后经过食品站的验收员评估生猪的出肉率,五毛多一斤毛重。

    最后姜棉拿到手的除了300多块钱,还有20斤的肉票和一丈的布票。其中有一部分票证是对那多出来的半头猪的奖励。

    五奶奶的那一头猪也卖了140块,三斤肉票和三尺布票。

    回到生产队,姜棉把卖猪换来的所得全部放在桌子面上。

    谢东和看得两眼发光,“两头猪竟然换来这么多钱。”

    楚婴也高兴,不过她还是比较能保持理性,“你看这么一堆,好像钱很多的样子。摊开之后,一个人也就不到一百块。两头大肥猪,那么多肉。再养一养,400斤毛重妥妥的。我们养的一头差不多顶别人的两头了,换成钱,就这么一点儿。”

    后面越说,语气越酸了。

    谢东和白她一眼,“你就知足吧。还不到一百块。前几年,你每年能分到多少钱?加起来的总和有没有这半头猪挣得多?更何况,猪圈里还有一头没宰的呢?虽然没有交上去的那两头大,怎么样也得有个300斤的肉吧?不管你怎么想,反正

章节目录